“比赛开始!”4月26日,在邯郸职教城赛场上,随着裁判长罗新闻的一声指令,选手们迅速走向几辆橘红色的智能网联车——国汽智联L3+级多功能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汽车虽然没有驾驶员操作,却能自己“看”路线、“行”车道。
现场,选手们的任务就是当好这些车的“全能医生”:在160分钟内,从内到外为它们体检、治病。通过调试软件运行,让车辆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安全驰骋。这是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项目赛场。作为大赛新增的23个比赛项目之一,赛事设定了“智能网联汽车调试及诊断”“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平台调试”“车路云一体化综合道路测试”3个竞赛模块,比赛排名第一的选手将代表河北队参加国赛。
赛场一角,一名年轻选手正俯身在汽车前,小心翼翼地将一块棋盘格定板立在车头。“这是在给汽车测‘视力’。”场边裁判长助理张华鑫解释,自动驾驶汽车上搭载的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如同人的“眼睛”,选手的规范操作就是在调整这些“眼睛”的焦距和角度,确保它们能精准识别路况。一旁工具台上,毫米波雷达标定软件闪烁着复杂数据。“得让汽车的‘大脑’读懂这些信号,否则它难以识别障碍物,比赛中选手要在规定时间,排除人为设置的障碍,取得好成绩。”张华鑫表示。
“传统汽修是‘治感冒’,而智能网联汽车运维要做‘神经外科手术’。”谈起与传统汽修的差异,罗新闻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去年5月,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岗位被人社部列为新职业,被称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护航者”。随着国内超半数新能源汽车配备辅助驾驶功能,这类人才缺口正逐年扩大。
竞赛第二个环节,选手们面对的是一块屏幕。在这里,他们需要用软件搭建一条数字公路,并调试一辆虚拟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根据赛题任务要求,选手要在仿真环境中设计、搭建仿真道路地图,配置测试车动力学、传感器参数和自动驾驶算法参数,就像给汽车玩一场赛车游戏,通关了才能上路。”罗新闻说。
最紧张的比赛环节在室外实景道路上。选手们需要让汽车在真实道路上完成自动驾驶测试,通过调试软件,让车辆准确感应道路上的信号灯、感应器等设备,完成躲避障碍、红灯停车等动作。“选手好比一支乐队的指挥家,车、路、云数据都得合拍。”罗新闻解释。
“这不仅是比赛新设项目,更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大赛执委会竞赛组织部副部长任爱军说,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达3万亿元,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等新职业将大有可为。
据了解,本届大赛共设置113个竞赛项目,鸿蒙应用开发、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等23个项目为新赛项。同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大赛对养老护理、自主移动机器人、区块链技术等8个传统赛项进行了优化拓展。(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 解楚楚)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