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全力做好民营经济发展大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4:21:0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实习生 朱舫漪

一个曾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的项目,历经10年发展,已孵化成长为专业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商,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这是3名90后的创业成果,也是民营经济在山东茁壮成长的生动缩影。

陈硕便是这3名90后之一。作为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视角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今年3月14日,陈硕受邀参加2025年度第一期青岛干部讲堂,围绕“AI前沿趋势与产业发展的全局思考”作专题报告,台下听众包括青岛市委书记、青岛市市长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

从2021年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将总部落地青岛至今,该公司已服务政企客户超3000家,并持续助力省内龙头企业参与“人工智能+”行动,协同打造数字车间、数字工厂、数字产业链。

在不久前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陈硕等4名民营企业家讲述了他们创新发展的奋斗故事。陈硕说,公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抓住了产业深入应用的服务机遇”,“人工智能需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能释放最大价值。山东拥有齐全的产业门类与应用场景,还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

创新密码何在

山东是我国民营经济大省。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用“56789”概括山东民营经济的特点:“5”是指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1.7%,“6”是指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3.5%,“7”是指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部进出口的75%,“8”是指全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80%以上,“9”是指全省民营经营主体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8.9%。

为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山东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提高民营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不断探索。

“没有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创业和发展都会很难。从外地到泰安创业,我深刻感受到了山东优渥的综合条件和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切身感受到了省委多次要求的‘让民营企业更有信心、更加顺心、更感舒心’。”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桂彬说。2010年,孙桂彬从南京来到泰安创业。这家主要生产精细化学品原料的企业,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8项产品的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三,授权专利近百项,产品远销海内外几十个国家。

不断研发新产品,迭代升级新技术,不断突破革新,是他们发展的“制胜法宝”。孙桂彬举例说,国家单项冠军产品异辛酸主要用于涂料油漆、高端润滑油等,之前依赖进口,公司在工艺研发上另辟蹊径,创新了品质更好、更有竞争力的工艺路线,目前该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有相当数量产品出口,累计服务全球5000多家客户。

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莱特公司”)总裁高玉和表示,近年来该公司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山东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聚集效应。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清洁能源装备关键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核电、水电、光热、深海工程等领域。目前,他们牵头起草了多个国家、行业标准,拥有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0余项认证,获得发明专利、实用专利120余项。

“作为风电法兰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省市有关职能部门一直非常支持我们企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拳头产品。我们一直坚持提前投资、提前布局,确保企业的技术储备和设备能力领先行业3到5年,满足风电行业最前沿的研究。”高玉和说。

不久前,这家公司再次创下行业之最。今年1月,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机组“中车20MW启航号”完成吊装,开始测试,其风机的14件塔筒连接法兰就是由伊莱特公司提供的,最大直径超12米。早在主机研发阶段,公司就主动介入、深度合作。高玉和表示:“只有瞄准行业前沿,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敢于进行逆周期投资,才能在市场中不断赢得商机,创造行业领先地位。”

高玉和介绍,这个20MW大风机的测试基地建在山东,法兰和塔筒也均在山东制造,“各级政府特别关注我们风电产业链的营商环境提升,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听取我们产业链企业的诉求和建议,结合山东海洋大省的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好措施,不断推动山东风电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立、破、放”上持续用力

据了解,为给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山东接下来将力争做好“立”“破”“放”3篇文章。

“立”,即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山东将适时修订《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确保各类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破”,即坚决打破各种壁垒,山东将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配套政策,全面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即坚持“非禁即入”,山东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2024年,民营资本首次进入山东核电领域,民资参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比例达到40%。

在陈硕看来,“省里在‘立、破、放’上持续用力,营造良好环境,青岛将人工智能作为先导产业,通过AI赋能优势和重点产业,形成优势和重点产业反哺人工智能的正向循环”。

当前复杂多变的外贸环境,同样给民营企业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宽外贸市场?孙桂彬认为,“民营企业要把握好政策窗口期,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在政府搭建的‘防护网’与‘快车道’中实现安全突围”。

“要想向上突破,就要向下发力。”这是高玉和的答案。“今天,我们国家已走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企业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想摸着石头过河,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企业要想在主业上有突破,就必须敢去行业最前沿的地方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崛起的道路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说。

关于未来,陈硕充满信心。推动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内的突破和落地、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模型开发者生态社区……这些都已写入公司发展规划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这让我们青年一代创业者深受鼓舞、信心满满。”陈硕说,接下来,极视角公司将在山东加速融通AI产业链上下游,以中国式创新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新范式。

同时,作为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的代表,陈硕表示,“将向更多港澳青年推介山东的就业创业政策,帮助他们融入山东,让山东成为更多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的第一站,带动更多港澳青年拥抱内地、共赢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