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记者黄江林)又到一年清明,群众祭祖扫墓、踏青赏花出行密集。公安交管部门提示,清明节假期祭扫流、踏青流、务工务农流交织叠加,出行务必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天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挥室指挥中心主任沈卫胜说,清明前后,受气温回暖、祭扫习俗、踏青旅游等影响,群众出行需求集中,农村集体务工务农出行增多,高速公路、进出城主要通道、近郊主次干道的交通环境更加复杂。有些地方,清明前后天气多变,阴雨较多,易引发交通事故;许多墓区地处城郊或农村山区,道路条件不佳,存在交通安全风险。
沈卫胜提示,出行前应提前规划,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熟悉行车路线,避开高峰时段。途中自觉避免因道路陌生等因素,在高速公路沿线行车道、应急车道违法停车找路,更要杜绝因错过出口而倒车、逆行。在靠近高速公路旁的公墓殡葬场所进行祭扫活动时,不要为了图方便抄近路、走近道、随意违法停车上下乘客。
节日走亲访友、聚会频繁,驾驶人切勿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清明时节雨纷纷,在降雨情况下,通行桥梁涵洞等积水路段时,要提前减速,尽量减少紧急制动,防止车辆打滑;若突降暴雨,路况及视线不适合继续通行时,应尽快驶离高速或进服务区停靠等候。
清明正值春播春种农忙时节,农用车辆出行较多,在农村道路行驶需减速慢行,避免与农用车并行抢道。同时,要拒绝农用车、货车载人及面包车超载等违法行为,主动防范出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