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学与抗性改良团队联合扬州大学首次发现显著提高油菜抗寒能力的关键基因模块,揭示了油菜耐寒分子机制,为提高油菜抗寒能力、推动冬闲田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长江中下游“油稻轮作”模式是充分利用冬闲田的重要举措,但晚稻收割延期导致油菜播种遭遇低温冻害,对油菜增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产业痛点,研究团队运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技术,挖掘出调控油菜抗寒性状的关键基因模块,系统构建出油菜抗寒基因调控理论模型,该模型可强化细胞结构稳定性,增强油菜抗氧化系统,从而提高油菜抗冻生长能力,且已经证实该模型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具有普适性,对促进长江中下游冬闲田充分利用、服务粮油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记者 余军 通讯员 张惠雯 吕艳
编辑:李叶紫 吕艳丽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