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17时45分,中山翠亨新区湾区未来科技城,一架轻巧的无人机缓缓起飞,在半空灵活穿梭。(相关阅读>>>“脑控”无人机,中山起飞!)
这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对神舞科技创始人郑辉来说,却是历史性的一刻——这架无人机,靠“意念”操作,而不是传统手柄设备。神舞科技发布的新品“ND8脑电采集系统”,实现了脑电信号远程实时传输的创新突破,时间同步率达到1毫秒。曾经“笨重”的脑电采集设备,变作一块巴掌大的穿戴设备,走出了实验室。
对于中山人工智能产业来说,这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中山凭借产业链优势,在马鞍岛上集聚了一个“清北硕博天团”。神舞科技30多位员工里,18人为清北硕博。
他们的“梦想”,在中山走进了现实。
郑辉介绍公司研发情况。
从清华实验室到湾区产业带
在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人类依靠“意念”指挥机械、植物人依靠设备与外界交流……如今,这些神奇的场景已不再止步于科幻想象。借由脑机接口技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可以建立直接交流和控制通道,通过大脑思想来操控设备,而不需要语言或动作。
借由脑机接口技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可以建立直接交流和控制通道。
神舞科技,正是这样一家把“想象”变为“现实”的公司。
“我们是一家‘梦想’的脑机接口公司。”采访中,郑辉经常提到这句话。
他所说的“梦”指睡眠,通过采集和干预脑电波,监测和改善用户睡眠功能,实现睡眠状态实时分析。“想”则指脑控,帮助癫痫、中风、渐冻症、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等患者,运用AI技术实现脑控打字输入。“未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许不需要借助语言,而是直接通过脑信号交流。”郑辉说。
神舞科技研发生产的多导睡眠监测仪。
这家梦想的公司,是怎样在中山成长起来的?
2022年,郑辉到清华大学读博深造,进入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师从脑机接口界行业泰斗高小榕教授。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是国内乃至全球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的领军力量。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从事脑机接口研究超过20年,是国内较早研究该前沿领域的学者之一。
郑辉回忆,当时从事研究的初衷很朴素,那就是:“我们能不能比国外进口产品做得更好?”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一脚踏进了脑机研究领域的“无人区”。2022年,郑辉与高小榕教授联合创立了北京神舞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神舞科技的办公室,仅仅是一个5平方米的小房间,人几乎转不开身。但即使是这样的小房间,月租也得花上3000元,而当时团队成员的月薪,也正好是3000元。
第一个转机发生在2023年底。郑辉在南朗租下了一套房子,将其作为中山办公地点。以前组装产品,团队从广东购买零件,再快递到北京。过程起码要三四天。但在中山,下楼开车兜一圈,就能找齐产品的全套装备。“这比取快递还方便。”
对于创业者来说,时间是最顶级的“奢侈品”。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将神舞科技的生产重心转移到中山?
很快,神舞科技迎来了第二个转机。
这个未来的“技术新星”,引起了中山政府部门的注意。2024年初,时任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朗街道党工委书记罗绮冬亲自带队,来到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邀请神舞科技落户翠亨新区发展。后来,中山市副市长叶红光也与神舞科技座谈,抛出了“绣球”。
郑辉感慨:“副市长、镇街书记带头招商引才,这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们。”2024年10月,郑辉在中山成立广东神舞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翠亨新区,“清华硕博天团”有了雏形。
神舞科技实验室。
从“追梦人”变身“人才猎头”
南粤春风起,百万英才聚。这个春天,对于神舞科技而言,涌动着全新的机遇。
“我在中山实现了梦想,你也可以。”3月11日,郑辉走入北京大学。这一次,他的身份是来自中山的“人才猎头”。短短数日赴京招聘,郑辉收获了十余份高质量简历,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顶尖学府。甚至有北大学子当场敲定,下周就到中山实习。
事实上,招聘合心的人才,对处于技术前沿的初创企业而言,并非易事。细分领域的高端人才本就稀缺,初创企业知名度又相对较低,在人才竞争战中难以展现优势。以往,郑辉基本都是通过实验室,“点对点”对接专业人才,几乎没有外出宣讲。
“市长带队招聘,这事儿我更是头回见。”郑辉强调,“宣讲之后,大家纷纷投来简历。之前是我们去找人才,现在是人才主动找上门。”
这样高效率的招聘场景,正在中山不断上演。“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实施以来,中山汇集了超2.2万个高质量岗位,涵盖了神舞科技等“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岗位和薪酬都极具发展前景。
3月1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上,仅用3小时,清华博士与神舞科技现场签约。这样的引才速度,让人印象深刻。翻开郑辉当天收获的20份人才简历,均为985、211高校硕博人才及海归精英。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归硕士刘思蕾,穿越6个时区回国求职,下了飞机就直奔神舞科技。刘思蕾主修AI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她眼中,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神舞科技形成的“高精尖”科研人才团队,是吸引她的重要原因。
郑辉与刘思蕾在招聘会上交流。资料图
更多奇妙的相遇,在这场人才盛宴发生。当清华神经生物学博士胡世强带着简历上前询问,郑辉才发现两人有着奇妙的缘分——过去三年,他们各自在清华校园楼上楼下的实验室破译着“大脑密码”。胡世强说:“脑机接口是未来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医疗领域有很大应用空间。尤其对帕金森、瘫痪病人,该技术能够极大地改善其生活质量。神舞科技是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更是一家对社会有所帮助的公司,我希望能有机会加入。”
也如郑辉所说,在薪酬待遇之外,总有些名为“梦想”的事物,吸引着众多人才集聚于伶仃洋畔的这家“小公司”。这种心情,就如同当年在校园简陋的出租屋里埋头研发的坚持。
产业工厂进化“脑机苗圃”
4月初,神舞科技的生产车间外,墙上贴满一张张A4纸,上面用黑色粗体标注着各款新品的发布时间和倒计时天数。郑辉透露,今年,神舞科技计划推出7款产品。4月12日,神舞科技正式发布ND8脑电实时远程采集系统。
从外观来看,这款设备就像一款普通的运动发带,在后脑处配备了一块半个巴掌大的信号器。但在脑电设备的使用场景、传输距离、重量、续航等方面,这款产品均实现了技术创新突破。
过去,脑电信号采集往往局限在实验室,测试场景大多依赖测试者的想象。但ND8可以让受访者自由地走到户外场景,在真实的山川湖泊间,身临其境地测试最真实的脑电信号。在传输距离方面,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ND8均可远程传输脑电信号,同步率可达1毫秒。不似以往脑电设备的庞大笨重,ND8仅有20g,续航能力却长达14小时。“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技术突破。”郑辉说。
“技术拓荒者”的效应,正在中山形成“产业链吸引人才链,人才链反哺产业链”的磁场。神舞科技在中山的两条产线,每年能吐出三十万台设备,这个数字是他在清华实验室时所不敢想象的。
神舞科技30多名公司员工里,18人均为清北硕博。
而中山制造业的土壤里,硬科技正在发生全新的嫁接——曾经的“产业工厂”悄然进化成“脑机苗圃”。未来,中山也许会长出一条脑机接口的上下游产业链。在深中半小时生活圈的辐射下,新产业链的诞生,也必定会带来更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
“如今回过头来看,神舞落户中山,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郑辉说。
乘着深中通道的晨雾,清华实验室里那些奇思妙想,正在中山这片土地上绽放成脑科学的绚丽火花。暮色中,伶仃洋畔的制造之城,悄然孕育着技术革命新的浪潮。
采写:南方+记者 苏芷妍
摄影:李姗恒
【作者】 苏芷妍;李姗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