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已拉开帷幕。中国科技馆科学文化访谈栏目《北辰对话》推出特别节目“我们的科学电影”,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徐星,地球物理学者、著名电影制片人方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共同回顾电影发展历程,探讨电影艺术如何承载科学故事并点燃大众的科学梦想。
何为科学电影?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给出的关键词是“力量”,无论是记录自然之美的科学纪录片、传达人类想象力的科幻片或是讲述科学家故事的传记片,科学电影都在用美学艺术创造出一种直击人心的科学力量。
徐星用“科学的广告片”这一关键词来形容科学电影。他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科学电影,都是在传递让公众关注科学、了解科学的理念。
方励给出的关键词是“好奇心”,他认为科学电影用营造出来的光影意境讲述科学故事,让青少年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心。
霍廷霄用“想象力”描述科学电影特征。在他看来,电影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需要无穷的想象力,科学电影的魅力就是在科学、技术、艺术的相互融合中带给观众视觉盛宴。
畅想科学电影的未来,徐星期待有更多展现中国科学家贡献的电影问世。霍廷霄认为,新的技术不断创造着新的美学体系,应该用于展现中国文化、中国情感,使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方励倡导创作者要借助科学手段、发挥想象力,把我国一脉相承的悠久文化呈现给世人。郭哲分享了15年来的电影节海报,并期待中国科技馆“未来科学视界实验室”能够汇集科学界、艺术界的专业力量,成为科学电影编创的一个策源地。
观众可通过央视频《北辰对话》专栏账号,中国数字科技馆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中国科技馆官方账号,搜索“我们的科学电影”观看本期节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牛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