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 为切实提升校园防震减灾能力,增强师生应急避险意识,4月9日上午,麦积区地震局联合区教育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及区红十字协会等部门,在建新路幼儿园开展地震知识培训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活动紧密围绕“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五个一和甘肃省“科普入校园 平安佑陇原”九个一主题活动要求,通过“理论+实操+互动”的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活动伊始,区地震局负责人以天水地震历史为切入点,生动讲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自救互救的避险要领,并详细介绍了区地震局在监测预警、科普宣传方面的职能作用。随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强调了学校在安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并对学校在应急预案制定、疏散演练组织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互动式防震知识讲堂中,来自区地震局的工作人员通过趣味动画演示,让幼儿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地震的危害、自救互救的方法及地震预警的重要性。同时,区消防救援大队的专业人员结合地震次生灾害案例,向师生们教授了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通过问答互动、情景模拟等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紧接着,活动进入了演练环节。10时40分,首轮警报响起,一楼班级的师生迅速沿指定路线疏散,二楼、三楼的师生则立即采取“黄金三角区”的躲避姿势。二次警报后,中高楼层师生护头躬身,有序撤离。一楼撤离用时仅56秒,二、三楼用时也仅1分37秒。撤离完成后,全体师生迅速在操场集结,并完成了人员清点报告。
当天,区红十字协会的专业救护员还在现场开展了沉浸式急救技能培训。工作人员利用人体模型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并重点讲解了按压深度、频率等关键技术。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急救意识,也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
活动还向幼儿园赠送《防震减灾知识读本》120册、应急急救包及定制安全教育文具盒60个。
此次多部门协同的演练活动,创新性采用了“教学-演练-反馈-提升”闭环模式,成功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操性,也为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安全教育网络提供了宝贵经验,切实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受到了幼儿园师生的好评。【编辑 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