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安警色丨连云港灌云公安:科技赋能,打破政务服务“隔离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2:27:00    

3月31日8时10分,江苏省灌云县公安局伊山派出所的智能预约系统发出预警:当天将有65名学生前来办理居民身份证。民警迅速忙碌起来,不到10分钟,信息填写引导员、照片采集室、指纹录入机便全部准备就绪。这是灌云县公安局坚持制度创新,不断优化为民生服务举措的一幕。

2024年以来,灌云县公安局以科技创新驱动警务服务升级为导向,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警企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数智化转型、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破政务服务的“隔离墙”

当科技与服务深度融合,灌云公安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上,更在于打破服务壁垒上。3月28日,市民孙先生在灌云县公安局行政服务综合窗口收获了“小确幸”:以往办理户口变更和港澳通行证签注,需在不同窗口排队。如今,他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后台系统便自动分类流转,由相关民警协同完成审核。

公安系统跨警种业务繁杂,如何实现“无差别”受理,“一窗通办”?灌云县公安局整合现有资源,对各警种全量适配设备反复测试,实现设备精简化、功能多集合。这些智能化服务模式成为他们推动政务服务创新的重要一环,实现了跨警种、跨系统的无缝对接。交管、出入境管理等警种的业务纳入“一窗通办”服务范围,39类146项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截至目前,全县公安机关已累计办理“一窗通办”业务59万余件,提供便捷审批服务60万余人次。群众办理多项业务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40分钟,办理环节精简了50%。

“一加一减”补齐短板

在灌云县经济开发区,一家新成立的企业准备采购原料,但运输车辆尚未备案。正当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时,采购负责人宁经理通过警企联络站的“码上办”平台,扫码联系到行政服务大队民警李倩倩。在民警的全程指导下,该企业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备案证明的办理。

流程做“减法”,效率做“加法”。灌云县公安局以“科技+警务+政务”的创新模式赋能政务服务,前置“码上办”平台,补齐了以往公安窗口的服务“短板”,从程序本位转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出更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

灌云县公安局还积极完善常态化警企服务联系机制,通过警企服务站、警企会客厅等形式倾力做好惠企服务。今年以来,他们通过“码上办”平台接受报警23起,通过警企服务站、警企会客厅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服务64次,办理公安业务17件。

让服务跑在需求前

24小时自助在线服务、清晰明了的指引图、整齐划一的业务指引“码”……灌云县多家派出所的业务办理新方式“圈粉”无数。群众在“驾驶人自助体检终端”的语音提示下完成自助体检,随后在手机上登录“交管12123”App完成驾驶证补换领。

一系列自助服务项目的推出,不仅让群众在“逛街”时就能办成事,也彰显了灌云公安主动适应群众需求的智慧与效率。灌云县公安局搭建“民生诉求热力图”,整合12类数据源,优化自助办区域,配备一体化自助终端,依托派出所嵌入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公安业务从“窗口定时办”向“群众随时办”转型,着力解决群众办事堵点。

文/仁行 何丽婷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