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中海环球”(CSCL GLOBE)轮在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发起加油需求,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燃”)依托平台智慧船供模块完成供需匹配及电子签约,并向海关、海事部门同步提交材料完成无纸化申报审批。
加注过程中,加注船上安装的质量流量计实时读取燃料密度、加油量等加注数据,并同步推送至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及海关、海事系统,形成动态监管链路。
加注作业结束后,平台自动生成电子燃油交付单(eBDN),并推送船供双方和海关、海事系统,完成线上签注和结算支付、报关核销和eBDN核查,实现“一口受理”、全流程数字化。记者了解到,这是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首个成功落地的试点项目,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式开启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服务的新时代。
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平台加注可视化界面
去年11月,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基于中远海科航运大数据产品船视宝,为船供产业链企业提供需求预测、商机匹配、订单管理、电子合约、作业申报、单据流转、智能调度等综合服务,目标打造全流程电子化的数字船燃加注。眼下,卫狮集团、新加坡协力石油、德国贝仕、嘉实多、中船燃、富远燃料、上海远供、ABB、建发燃油等首批14家企业已正式入驻平台开展业务。
在此基础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会同上海海事局、上海海关、中国船燃、中远海科、亿通国际、大宗易行、杭州海顶、万可国际等单位和企业,对加注船舶改造升级质量流量计系统,安装数据读取传输终端,打通监管部门数据接口,共同设计并打通从流量计数据生成eBDN到政务受理系统对接的数字化全链路,成功上线电子燃料交付单(eBDN)模块,实现平台加注数据同步传输、eBDN自动生成流转、加注作业现场实时监控等功能的加注链路全闭环,为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平台供油任务管理界面
临港新片区综合保税区处(航运处)工作人员潘小辉告诉记者,数字船燃加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燃油加注模式在效率、准确性、透明度及合规性等方面存在短板。“传统船燃加注以人工测量为主,因未广泛使用质量流量计等精准计量设备,依赖船舶吃水、仓位等参数估算燃油量,导致船东和船供双方之间容易在测量结果上出现较大误差,协调难度大,易滋生纠纷或违规行为。”
加注船质量流量计终端电脑可视化界面
此外,传统燃油加注还面临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一方面船供双方在合作前期依赖电话、邮件等人工沟通,多方协调难度大,流程周期长。另一方面,传统船燃加注还需分别向海事、海关、边检等多个部门提交纸质单据,不仅操作步骤分散,耗时耗力,且纸质单据缺乏数字化数据支持,无法有效追踪碳排放,阻碍绿色航运发展。
在此背景下,船燃加注的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对标国际,新加坡此前宣布,将自2025年4月1日起,新加坡的所有燃油供应商都必须提供数字船燃加注服务,并默认开具电子燃料交付单(eBDN)。鹿特丹和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口当局也宣布将自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强制使用质量流量计,推动数字化转型。
潘小辉告诉记者,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不仅能可以通过多方在线实时验证,确保加油数据和文件的真实性,还能通过数据同步传输和系统直连减少数据重复录入,大幅减少供油方和船东在港等待时间。与此同时,eBDN还涵盖了燃油种类、数量、密度以及供应商信息等数据,构成了计算船舶能效、碳排放量,并生成相关记录报告,为船舶达标评估判定及后续合规监测提供有效支撑,为航运业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基石。
此外,该项举措还将促进产业链数字化与金融创新。比如,电子燃油交付单(eBDN)可与电子提单(eBL)、电子仓单(eWR)串联,形成从贸易、仓储到交付的全产业链数字化闭环。同时,eBDN的数据也能为金融机构评估融资风险提供依据,提升供油商和船东的融资便利性。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的投用也将助力港口从“低效粗放”转向“精准智能”,进一步提升上海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跃升提供动力。
原标题:《国内首单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落地临港新片区!航贸数字化迎来里程碑突破》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沈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