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艺术+慈善,“英雄花绘英雄城 七代丹青映湾区”主题艺术展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13:00    

为纪念国际妇女节115周年暨“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成立100周年,4月3日,由广州市妇联联合广东省女画家协会、广州市林业园林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英雄花绘英雄城 七代丹青映湾区”主题艺术展在云萝植物园隆重开幕。展览汇聚粤港澳大湾区115位女性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以艺术之美致敬英雄城市,以慈善之举传递大爱情怀。

七代同绘 艺术传承的时空对话

百年风云激荡,木棉见证荣光。1924年3月,何香凝、廖仲恺等革命先驱在广州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发表演说,开启了中国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先河。百年后的今天,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115位女性艺术家跨越七个年代,以云萝植物园、云溪植物园为创作现场,用丹青妙笔描绘英雄花、礼赞英雄城。参展艺术家中最年长者已届耄耋之年,最年轻的“10后”画家初露锋芒,七代艺术家的画笔在此交汇,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巾帼华章。

展览现场,由38位艺术家联袂创作的3.8米巨幅木棉长卷尤为震撼,既具历史厚重感又充满时代张力,让红色基因在笔墨流转中焕发新生。广州市妇联副主席陈艳艳表示,本次活动将通过艺术创作与城市精神的深度融合,探索出“妇联+艺术+红色文化”的跨界融合创新实践路径。活动打破传统宣教边界,通过艺术共创、生态共赏、慈善共行等多元参与形式,推动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多群体“共创”,市民在观展中感悟英雄精神,家庭在互动中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各界在协作中凝聚价值共识,在共绘共赏中共育城市精神。

慈善赋能 艺术的社会温度

本次展览创新采用“艺术+慈善”模式,女艺术家们捐赠的百余幅作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义卖,将艺术热度转化为帮扶妇女儿童的实际行动。线下在云萝植物园、花城汇广场、广州市新儿童活动中心展出画作,让广大市民和家长、孩子在驻足间感受丹青之美。在数字化赋能下,“广州妇联”综合服务平台及“广州女性”公众号将构建起线上画廊,观众通过云端欣赏作品后可参与公益。展览将一直持续到六月份,义卖所得的善款将用于支持广州市妇女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

白云山云台景区管理中心副主任钟哲表示,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义卖筹集善款,直接助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实现了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这种模式既提升了公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又为文化艺术和公益事业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协同机制,探索更多公园与艺术的结合点,让更多市民在欣赏美的同时,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共同建设更美好的广州。”

广东省女画家协会理事罗玉鑫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女性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为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次展览以广州市花木棉为精神图腾,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115位女性艺术家,分别以油画、水墨、岩彩、雕塑等多元媒介,编织出一幅贯通历史与当下的湾区女性艺术图景。38位女画家从26岁新锐到耄耋名家整整跨越了七个年代,她们以画笔为纽带联袂创作的木棉花瓣为主调的作品,是湾区女性坚韧共融的精神力量的展现,也诠释了湾区女性在时代浪潮中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表达 城市美学的当代诠释

活动现场,一辆以《英雄花绘英雄城》为名的双层巴士成为亮点。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电车分公司企业文化总监李炎介绍,巴士上的作品正是由38位女画家集体创作的木棉,炽烈的木棉花如火焰般升腾,不仅展示了木棉花的英姿,也象征着百年间巾帼英雄的热忱与坚韧。今后,红棉主题巴士还将打造以 “美育”“家庭”为主题的研学专线,用流动课堂丰富“巴士+研学”产品,践行广州公交“服务美好出行,链接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

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主任严兰云介绍说,广州不仅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千年商都”,也是一座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此次精心打造的红棉主题巴士非常有特色,接下来,市儿童活动中心也会依托巴士红色主题及特色线路设计,开展不同主题的阅读分享、时空对话、童谣传唱、绘画鉴赏、亲子研学等活动,将移动车厢转化为沉浸式教育场景,让孩子们在“演”中“学”,在“赏”中“悟”,不断领悟广州的城市气质和精神内涵,汲取奋进力量,真正实现“车轮上的课堂”的教育价值。

丹青传薪 文化同根的精神碰撞

从近代为民族独立而抗争的热血女杰,到战争年代里传递情报、救护伤员的无名英雄,无数英勇无畏的女“战士”用智慧与勇气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在深情动人的宣讲环节,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讲解员文丽雅讲述了“永不凋零的红梅——何香凝”的感人故事。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女革命家、妇女运动领袖,何香凝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反清革命,毕生致力于妇女解放、抗日救国和新中国建设,并以书画为武器鼓舞民众,“何香凝就像画中那株永不凋零的红梅,在历史的寒冬中绽放,为后来者指引方向。”

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苏小华则分享了“南粤一家”十位女性追梦艺术的故事,折射出时代进步为女性发展带来的广阔天地,“这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女性终于能够自由地追求艺术梦想。作为今天的女性,应该说比过去幸运得多,我们拥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能有机会工作,展现才华。随着AI时代的到来,更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活动最后,广东省女画家协会将3.8米木棉油画赠予广州市妇联,用这份艺术厚礼寄托对妇女儿童事业的美好祝愿。

从革命年代的妇女解放先驱,到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者,女性力量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中,以艺术传承红色基因、用创意激活城市记忆的文化实践,将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注入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

图片来自主办方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