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茅台,草长莺飞、春和景明。历经下沙、造沙轮次的艰辛培育,一、二轮次的积势蓄能,茅台酒酿造进入最重要的“黄金轮次”。此时的茅台酿酒人,也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抓好“黄金轮次”的开端。
走进制酒二十二车间28班生产现场,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酒师陈益正与徒弟易灿专注地围在酒甑旁,他眼神中透着专注与热忱,正全身心地向徒弟传授“看花摘酒”的经验与技巧。
陈益(左一)指导易灿摘酒
“你看这个酒体,色泽微黄透亮,酱香气味明显。摘酒时一定要注意观察酒花的形态”“这是鱼眼花”“这是堆花”“这是满花”“这是碎米花”“这是圈花”……在陈益生动形象的讲解中,易灿听得入神,不时点头。
“我是去年才加入茅台大家庭的新兵,刚被分配到班组时,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幸运的是,陈老师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无论是复杂的工艺理解,还是精细的操作技巧,他都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在易灿看来,能成为陈益的首位徒弟,是无比幸运的。
陈益,有着多重身份,既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更是一位坚守匠心的茅台酒师。在他的带动影响下,班组管理成效显著,生产现场、安全环保、劳动纪律、思想建设等各项工作亮点频出,产质量更是年年达标,位居车间前列。
陈益上甑
成绩的背后,是陈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刚进入茅台时,面对陌生又复杂的酿酒工艺,陈益没有丝毫退缩。上班时,他跟着老酒师们在晾堂里忙碌,仔细观察他们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请教;工作之余,认真学习酿酒工艺知识,翻阅相关书籍资料。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陈益从一个对酿酒一知半解的新人,逐渐成长为班组的骨干和技术能手,又一步步晋升为副班长、班长,直至如今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师。以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党员和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我在部队的时候就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进入茅台后,我把在部队里那股子刻苦钻研的劲头用到了酿酒工艺的学习上。酿酒这门学问可大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陈益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语气中带着淡淡的谦逊。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却是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学习的同时,陈益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关系,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成长进步,班组氛围其乐融融,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合力。
28班副班长何星科对此深有感触,“我与陈老师共事已有八年之久,他对待工作严谨且认真,对待同事真诚热情,整个班组充满积极向上的氛围,都在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和素养。”
与员工一起劳作
学无止境,行以致远。在工作中身先垂范的陈益,还进修了生物工程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凭借优异成绩、对班组的高效管理以及持续的学习与进步,陈益荣获了众多荣誉:2024年度公司先进个人、“青年安全示范岗”“青年文明号”“优秀员工”“五好文明家庭”……
面对这些荣誉,陈益并没有骄傲自满。他深知,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茅台一线的年轻酒师,我将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保持初心、牢记使命,用匠心精神酿造每一滴茅台酒,为茅台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陈益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酿酒工作中,他始终满怀激情,全情投入,从未有过一丝消极和倦怠。
28班相互交流工艺
“陈益作为一名青年酒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对工艺操作更是精益求精,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28班产质量成绩优异且非常稳定,并几次荣获‘青年文明号’荣誉,今年该班组继续申报了‘青年文明号’和‘青安岗’,相信也能取得好成绩。”对于陈益和他带领的28班,车间主任赵要春信心满满。
在茅台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还有许多像陈益这样的优秀党员和退役军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让匠心精神在茅台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来源 茅台融媒体中心
编辑 沈仕卫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李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