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有什么新进展?
“通过首批9只市场化子基金的遴选,我们以36.5亿元母基金出资撬动172亿元社会资本,实现4.71倍放大效应。目前已进入第二批80家子基金遴选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两批子基金带来近200个招引企业,覆盖从光子芯片到基因治疗的硬科技前沿。”在4月10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国投先导基金年度会议上,上海国投先导公布了上述数据。
上海国投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在开场致辞时说,母基金以“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为原则,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高效完成筹建、设立及投决工作,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升级。未来,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将进一步发挥“耐心资本”作用,深化产融结合,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国投先导总经理温治在主题发言时介绍,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成立9个月来,强基础、建生态、聚优势已成为先导基金鲜明的投资策略。
具体来看,在集成电路领域,先导基金积极投资晶圆厂和IDM厂商,重点布局高端芯片设计、制造及关键设备、材料、零部件,同时通过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促进本地材料、设备厂商与晶圆厂紧密协同,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自主性。
生物医药领域,先导基金均衡布局各阶段,筑巢引凤、招优稳强,通过创新策源夯实医药研发优势,同时聚焦创新药、创新器械、供应链和跨学科交叉,助力上海打造国际化生物医药标杆。
人工智能领域,先导基金在AI算力、模型、数据语料侧,持续发挥政府引领与资源投入效应,加快建设AI算力系统和数据语料新一代基础设施,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温治说,先导基金形成了“上海+先导+产业”的融合发展格局,以上海为沃土,以先导为纽带,以产业为结果,发挥母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优势,与全球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新型孵化器等创新主体开放合作,助力上海市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协同生态。
除了撬动社会资本招引企业,先导产业母基金还主动对接新型科创机构和大院大所,推动项目直接投资及产业孵化子基金的设立,已链接10余家大院大所,让实验室的“火花”转化为产业的“火焰”。
“上海的优势,不仅在于三大先导产业的单点突破,更在于它们与金融、航运、贸易、汽车、飞机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化学反应。”温治称,国投先导将持续践行“国有耐心资本+市场专业能力”的创新机制,夯实集成电路“根技术”,构建生物医药“新引擎”,建设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未来将深化与高校、链主企业及政府的协同,以“政策+资本+场景”全周期培育硬科技企业,全力打造定义产业变革的“上海坐标”。
谈到接下来的布局,戴敏敏表示,母基金要通过构建“耐心资本+全周期赋能”模式,重点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技术项目,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并依托平台优势,深化与国资央企、民营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的合作。以市区联动、跨界创新为支点,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加速硬科技企业孵化与全球创新资源导入。此外,还要加快推进科创产业研究院、科创基础研究基金会的设立,积极构建高效率协同的发展生态。